高原特色“体育小镇”百花齐放 小镇激活体育产业新蓝海专栏

/ 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观察线 / 2017-05-13 09:41
体育小镇建设及未来发展展望

5月8日至10日,青海省高原特色体育小镇建设研讨会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召开。预计到2025年,青海省计划建成30个左右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生态健康宜居的高原特色体育小镇。

 

曾几何时,体育运动还只是专业选手和少数体育爱好者的专属。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体育运动逐渐常态化、休闲化、全民化,体育产业上升成了健康产业的一股中坚力量,推动着健身休闲产业迅猛发展。随着旅游、文化、养生、互联网等元素的不断聚集及融入,与城镇发展结合,形成了体育产业的新业态——体育特色小镇。当传统运营模式已经不能为体育经济带来增量收益时,体育小镇将成为中国体育经济的半壁江山,是拯救体育经济的唯一方法。


1494558906534741.jpg


究竟什么是体育特色小镇呢?体育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据了解,2016年国内建设中的体育小镇超过100个,2017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会超过200个。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体育小镇主要围绕户外、马拉松、冰雪、足球、自行车等大众体育项目,并且以户外运动为主。在国家密集出台促进体育产业与特色小镇发展的双重政策引导下,以各种主题命名的体育小镇在各地生根发芽。

 

 

小镇发展历史机遇

 

天时、地利及人和是事情做成的关键,小镇也不例外。

 

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后,体育产业就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展现出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已经逐渐成为引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仅2016年,各部门就发布了20余项有关体育产业的政策。2016年底,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将在全国建成100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建成100家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

 

政策引导犹如国家吹响的冲锋号,地方政府的行动也是小镇发展的关键。

 

2016年7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将 “培育创建一批体育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特色小镇”,力争培育3—5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小镇。截止2017年四月,已经运营或规划在建的全国特色体育小镇共24家,浙江省就达到了7家,占全国比例将近三分之一。

 

同年9月,江苏省体育局印发《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省体育局关于做好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共建推荐工作的通知》,并在江苏体育产业大会上,以省地共建模式在全国率先启动8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

 

京津冀地区也不甘示弱,借力2022年冬季奥运会,打造冰雪特色小镇。以承德市为例,将在未来十年打造冰雪旅游特色小镇集群,构建冬季体育旅游之都。

 

体育小镇独特之处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就全国而言,小镇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单项体育活动或赛事为核心。结合地理区位特征或地方体育产业特色,打造单项体育活动项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链的体育类特色小镇。如北京国际足球冰雪小镇、北仑国际赛车小镇等。


二、体育产业融合新城区建设。创新一批体育类项目和设施带动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兼具除体育产业以外的文化、旅游、养生等其他功能,实现生态、环保、养生、宜人的属性。如北京丰台足球小镇、浙江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等。


三、引入体育类企业建设运营。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企业根据既有资源优势,谋划体育类主题创新,定位体育和旅游等产业融合,集聚资源,组合项目,创新驱动,实现企业成长和体育小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河南嵩皇体育小镇、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等。

 

体育小镇发展架构

 

体育小镇的开发,以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为手段,以休闲化消费人群及就业人口的聚集为目的,以配套设施及服务的全面为依托,构建了一个产城融合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其中,完善的体育设施和配套服务是体育小镇发展的基础。

 

在产业开发上,体育小镇应以体育产业链的整合为主,发展“体育+”,打造赛事、体育休闲项目等吸引点,融合高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元素强化服务,推动体育用品的供应,最终将体育与制造业、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形成以体育产业为核心,以体育旅游、体育影视等为特色,以体育产业服务为有效延伸的产业发展体系。

 

在整体开发上,要依托资本的力量。国外经验表明,山地户外、水上运动、冰雪运动和高尔夫运动等占整个运动休闲市场的80%,而这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高水准的软硬件服务。如果没有资本进入促成体育旅游市场升级,体育旅游产业化发展将遥遥无期。因此,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必须打通,资本的介入、从业者的创新思维是让中国体育旅游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

 

在运营上,体育特色小镇应实现以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政府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运营模式。对政府而言,通过体育与景区的双轮驱动,践行全民体育、全民健身的理念,最终推动地区产业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多方面实现收益。

u=1614843112,1169481402&fm=23&gp=0.jpg

 

特色小镇存在不足

 

“小镇热”背后的盲目跟风,导致小镇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因此,小镇建设亟须理性。

 

在认识层面,存在一定偏差,发展定位不准确。很多人并不清楚,以为特色小镇就是赚钱的机遇,但这个机遇必须通过理论和政策研究才能确定。而在开发过程中,很少有人研究这个问题,所以也就很难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

 

从长远来看,缺乏规划,特色元素不突出。目前发展比较好的小城镇,大都靠近大城市和发达的城市群。他们发展得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大城市的各种力量和资源介入。在这个背景下,尽管小城镇看起来很热,但只能在城市群的框架下,依托大城市、中心城市的辐射和拉动。但缺乏自身的元素,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等特色,不能够做好自己的功能定位和长远发展规划。

 

同时,创新集聚方面转化困难,产业层次不高。配合我们国家的双创政策,一些小城镇提出建设创业创新小镇,也受到了力挺。但就整个社会而言,建设体育小镇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遍性。同时,建设小镇不能复制。原因在于这是由小城镇的人才聚集水平和程度,以及小城镇的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和文化基础设施决定的。在一些特色小镇,即使有一些创新型企业切入,但和原来企业的关系很难结合,最终形不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最后,小镇建设需求要素保障制约较大,创建进度参差不齐。特色小镇是所谓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是基本特点。一旦出了问题或者说投资回报较低,一般的金融机构还会不会继续投入,如果他们停止或减少投入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些都是当下急需研究和防范的。资金是一个方面,影响创建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地。目前小城镇的建设用地多采用租赁集体用地的方法,如果没有一套管理规范程序,也很容易把很多村镇最好的土地挪用为建设用地。另外,小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更加有限,如果不切实际地开发,势必把目前大中城市的“卖房难”转移到小城镇中去,甚至出现空城、烂尾楼等小城镇的新问题。

 

体育小镇发展展望

 

由于足球运动成为体育改革“排头兵”,冰雪运动在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热捧下也是风光无限,所以体育小镇很多都扎堆儿在了足球、冰雪两类上。其实,对于体育小镇建设来说,追捧热点,追捧政策导向也许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好事。

 

在开发建设中,只有遵循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两大原则,才能保证体育小镇建设有内容,有成效,有未来。

 

首先,政府要降低管理成本。其实,特色小镇在最开始的时候都是脏、乱、差,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只有让小镇形成集聚效应,从而政府税收增加,才有能力逐步改善环境。如果开始就对规划要求太高,又提出不同特色的需求,还会有人到这里吗?因此,要尊重国际规律,尊重中国特色小镇规律。更多的通过政策疏解,下放权力,让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形势,服务性的支持创业者,而不该提出硬性要求。

 

其次,挖掘自然资源条件和文化底蕴优势。地方的优质自然资源条件可以为某些项目提供天然的运动场地,从而价值上升。比如东北地区有雪山的小镇就会非常适合开展冰雪运动,比如有内陆湖的小镇可以充分开发跑步、自行车、水上项目,甚至相对高端、稀缺的铁人三项运动项目。

 

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尤其是与体育有“姻缘”感的文化内容,对体育小镇的建设也会非常有价值。比如武术之乡、太极村、围棋大师故里等。地域的优势文化与当地体育产业发展充分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好事。

 

最后,要有眼光地布局产业优势。体育小镇的开发建设定位,不能仅仅着眼于当下,仅仅盯着火爆的某个体育运动项目,要向前看,想远看,着眼于未来的中国体育市场。定准具有潜力的运动项目,把他们作为体育小镇的内容核心要素。

 

同时,要用好用活PPP政策。就目前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整个产业链上,变现能力强的项目相对较少,甚至可以说有一点过于依赖资本投入。体育小镇的PPP项目在申请立项时,要充分测算经济指标,合理设计运营合作期。国家和人民切实从项目受益,银行融资风险性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既能盈利又能赢得社会口碑。

 

体育特色小镇项目建设,通过要素整合和资源整合,突破原有的项目推进和开发时序,导入成功的结构,由后端导入到前端,从前期的规划设计导入到EPC导入、运营导入以及投融资导入,最后形成整套的运营模式结构,从而为旅游及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及落地运营提供全产业链整合服务,提升相关项目的有效落地。

 

事实上,体育小镇等众多特色小镇,从商业地产角度来看,更多的是属于文旅地产。这也就决定了目前情况较好的体育特色小镇打出的多是旅游牌,而不是体育牌。真正具有绝对价值优势的体育小镇却特别稀少,亟待开发。同时,此现象又映射了另外一个问题——似乎中国还没有那么大的体育消费需求。

 

如今,体育小镇风风火火地在搞,但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体育小镇开发建设仍然缺少已经运营成熟的经典案例,缺乏借鉴性。这就要求体育小镇开发建设务必敢于开拓创新,战略上因势利导,战术上因地制宜,在没有先例可遵循的时候,打造出一套标准与规则,给自己在建的体育小镇制定一个“千年大计”的小目标。



1.金沙手机网投app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金沙手机网投app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金沙手机网投app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金沙手机网投app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金沙手机网投app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主要关注互联网电商、O2O、手机、智能硬件、汽车、互联网+体育、创业多领域时时变化...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