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数十亿的sands金沙游戏官网 、成百上千的 GPU 集群,结果不少智算中心却陷入 “建成即闲置” 的困境。某中部城市智算中心开机一年,算力利用率始终徘徊在 25% 左右,每年维护成本超亿元;某产业园区的 AI 算力集群,因找不到稳定的应用场景,多数设备处于 休眠状态……智算中心的竞争力,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算力消纳能力有多强。让算力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这才是决定智算中心成功与否的关键。
智算中心的闲置,意味着算力已经进入供过于求的状况了么?其实不然,而是智算中心的“资源配置”出现了问题。具体来看,可能是过度依赖某个单一客户,或者是硬件配置单一。但更常见的是,建设之初并没有清晰规划,不仅运营和管理没有跟上,对外提供的还是“裸算力”,没有办法满足企业的使用需求,自然会闲置。因此,算力消纳才是解决智算中心现有困境的关键。
目前,青云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参建的单个智算中心规模超过 3000P、总算力规模超过 10000P,管理超过 12000 张计算卡。通过 AI 智算平台与 AI 算力云服务,青云已帮助 20 余家区域智算中心落地运营,参与超过 60 个行业智算项目,服务超 1275 家企业客户。青云在大量实践中,深刻了解智算中心的算力消纳困局,通过全栈解决方案,让资源不再闲置。
算力池化+智能调度,让资源灵活流动
智算中心的资源往往被分割成一个个 “孤岛”,不同用户、不同任务的算力无法互通,就会导致部分资源紧张时,其他资源却在闲置。青云通过算力池化技术,整合分散的 CPU、GPU、存储、网络等资源,实现统一调度与管理;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根据优先级和资源使用情况,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与高效利用。与此同时,青云支持多种异构 GPU,包括英伟达、昇腾、海光等主流产品,更灵活地满足不同的资源需求。
对于多场景、多任务的复杂情况,智算中心就能够应对自如了。例如,在某区域智算中心,白天政务系统的智慧交通推理任务需要大量低延迟算力,系统就优先保障;到了夜间,科研机构的模型训练任务对算力需求大但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系统便将闲置的算力倾斜过来。通过青云提供的错峰调度,该智算中心的算力利用率从原来的 30% 提升到 75% 以上。
架构开放,更好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不同行业、不同场景对智算的需求千差万别,封闭的架构往往会限制智算中心的服务范围。青云采用开放、高度标准化的架构设计,能够兼容多种硬件和软件,支持 TensorFlow、PyTorch 等主流 AI 框架,服务覆盖从模型设计、模型训练、模型部署、模型推理的全链条计算全流程,让智算中心摆脱 “只能服务特定场景” 的局限。
智算中心扩大了服务覆盖面,就能吸引更多行业的企业入驻,为算力消纳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某综合性智算中心引入青云开放架构后,服务的行业从原本的 2 个扩展到 8 个,企业入驻数量增长 3 倍,算力消纳能力提升 200%,真正实现了 “一中心多场景” 的高效运营。
运营运维友好,降低隐形成本
智算中心如果运营复杂、运维困难,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影响用户体验,导致客户流失。青云提供了直观易用的管理界面,资源使用情况、用户订单、计费统计等信息一目了然,也支持灵活的计费模式,既可以按小时、按天计费,也可以根据算力使用量计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青云提供强大的监控和告警功能,能够实时监测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系统性能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及时发出告警并提供故障定位信息,运维人员可以快速响应和处理。通过系统的 1000+ 故障特征库,智算中心也能够秒级发现故障,并实现分钟级自愈。
高效运营和便捷运维,是保障智算中心实现算力持续消纳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相比传统智算中心需要人工巡检、排查故障的方式,青云的智能化运维将故障处理时间缩短 80%,进一步减少了因故障导致的算力闲置,真正大幅降低隐形成本。
0 成本接入,直接转化经济效益
对于拥有空闲资源的智算中心而言,让资源产生价值而非闲置耗费成本,是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青云提供设备/数据中心的快速接入、托管,不收取任何费用,在 1 小时内即可完成上线,通过青云 AI 算力云直接对外提供服务,享受青云成熟的从建设、运维、运营、市场推广的全套服务体系,直接获得技术发展带来的价值以及算力收益。
这样的模式,让智算中心无需承担运营与推广压力,即可激活闲置资源,企业能以更低成本获取算力支持,而青云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了整体算力利用效率,构建了 “算力供给方 — 需求方 — 平台方” 的共赢生态,进一步推动了算力资源的高效流动和价值转化。
智算中心的建设不是终点,而是算力价值释放的起点。从 “建成即闲置” 的困境到 “算力持续变现” 的良性循环,青云金沙手机网投老品牌值得信赖 致力于帮助智算中心破解资源配置的难题,让算力可流动、可交易、可增值,让智算中心从 “基础设施” 升级为 “经济引擎”,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源源不断的动力。